长春市人才市场不一会儿,2021年已过,春节前,各大单位忙着冲KPI,大学也不例外。这句话在学术界广为流传:功成名就,勇往直前。没有,大学要来了!
/一/
大学延期复读的学生。
十一月十六日,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发布通知,宣布学龄超过学年的研究生退学,清退20名逾期未毕业的研究生。
无独有偶,今年早些时候,河海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等高校也发布公告,宣布将退出相关博士研究生。
根据不完全统计,2020年高校共有1300多名硕士生。
从2017年开始,教育部发布了《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》,明确完善了研究生培养分流退出制度,越来越多的大学将其列为“不合格”。这些人中,阅读时间最长的是18岁!
/二/
硕士研究生为何退学?
据当前高校公布的资料显示,多数研究生因失学而退,主要有主动退学和被动退学。
主动退学。
想出一个好办法。
对客观情况(经济成本等)的影响因素。
竞争压力大
……
02消极退学
没有达到毕业要求(学分、论文、答辩等)。
科学研究能力不足/没有研究成果产出。
超出最高延毕年限。
……
不管是主动退学还是被动退学,大部分读者都逃不过延毕的危险。
近几年,我国硕士研究生延期率不断上升,毕业延期逐渐成为常态。
/三/
毕业生就业率上升。
资料说明:上图中的延毕率以四年普通学年为单位计算。
如图所示,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整体延毕率有上升的趋势,2020年的硕士生延毕率达到8%以上,硕士生的比例超过21%。
据教育部《2020年全国教育发展报告》显示,2020年,我国有4665万名博士研究生,267.3万名硕士研究生,6.62万名硕士研究生。
/四/
毕业生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。
我们的研究生毕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,博士生的现状更不容乐观。
当前,我国博士研究生一般是3-4年制,硕士研究生2-3年。但是,根据当前的大学数据,能够在这一时期毕业的研究生是极少数的。
全说:没能按时毕业。
/五/
延迟毕业的理由。
01宽进严出教育制度。
读研期间,不同于本科阶段,利用高考进行大范围筛选,划分录取分数线,严格控制录取比例,获取足够的学分,通过答辩能够顺利毕业,但在学术、论文、科学研究等方面,不符合毕业要求。
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畸形关系。
近几年,教师的疏忽大意导致学生自杀。很多教师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权力,要求学生完成与学习无关的东西。
视学生为廉价甚至免费的劳动力,疯狂压榨学生,不能按时完成科学研究的要求,或者因为能力太强而耽误了帮忙。
落后的基础设施。
校内提供的研究环境、项目现有资源及设备严重落后,无法按时完成研究。
主体意志薄弱,科研热情不足。
有些人读博读研只是为了逃避工作,缺乏科研热情,不能确定科研方向,导致科研成果/论文不能按时交付。
05其他
另外,年龄、婚姻状况、项目申请难度、资金补助等都是造成延期的原因之一。对部分在职医师而言,可能还存在时间分配不合理、工作与学习不平衡等问题。
诚然,目前社会还有一些博士研究生主动推迟毕业。怎么了希望能在这段时间内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,提高社会竞争力。
/六/
延毕对研究生的影响
经济生活压力增大。
一些学校不给延长生的科研经费、补助、宿舍等资助,导致延长生缺少资金来源,生活压力加大。
晚期开发有限。
延长毕业时间无法按时获得毕业证书,无法向实习单位提供相关证明,从而造成失业。
学好了,社会压力就不会减少。
延长毕业时间并没有降低毕业要求,学习压力依然存在,也可能出现学历焦虑;各行业都在风起云涌,甚至有学者提出毕业延期与信用挂钩。
/七/
怎样处理延毕?
看清事物,放轻松。
如果确信自己被耽搁了,也不要觉得天塌了,事情往往没有想像的那么严重。
要知道,每年都有很多人毕业,还有很多人延期。凡事皆有答案,因此,我们将其作为生命中的一段片段。地点没有改变,但我们到附近的加油站加油,加油足了,还是可以上路。
理智地看待延毕,放松心态,其实没有什么。
别过于纠结于延期,要明白延期的原因。为什么呢?关注怎样解决问题?
为下一步制定目标和计划。
延时之后,要注意下一步怎么做,尽早制定目标和计划,如何时完成什么,然后一一突破。
主动交流,咨询,相互学习。
离开学校以后,不要对老师和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,积极交流。更多理解导师自己的问题;按时毕业学生,多咨询自己的优点。
就说:考博,毕业难。不难想像,博士研究生需要承受多少压力。如有可能,给身边的医生多一点温暖。
长春市人才市场祝愿正在读博或准备读博的学生都能顺利毕业~。
来源
本论文原创者是高校人才网,首发于高校人才网V微信官方账号。如果需要转载,请联系授权。
Copyright C 2017-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財道人才网 吉ICP备2021000635号-1
地址: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西安大路888号 电话(Tel):400-8018-237 EMAIL:1044869348@qq.com